赏析 注释 译文

诸子喻山水

先秦诸子 先秦诸子〔先秦〕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文言现象

通假字
1.心不地则物不载“必”同“毕”,尽。
2.者乐水“知”同“智”,智慧。
3.源泉混混“混混”同“滚滚”。
4.是之取“尔”同“耳”,罢了。
5.善治“正”同“政”,为政。
6.明主不人“厌”同“餍”,满足

古今异义
1.成一篑古义:差,今义:未来。
2.覆一篑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太山不立好恶古义:没有,今义:不树立。
4.江海不择小助古义:不拒绝,今义:不选择、小资助。
5.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古义:君主、气魄,今义:年长的人、寄托形体。
6.历于山海而国家富古义:心胸,今义:经历、内心。
7.无伏怨之患古义:臣民,今义:下面。
8.上下交古义:都返璞归真,今义:交往、朴素。
9.以道为古义:归宿,今义:舍弃。
10.海不水古义:拒绝,今义:辞别。
11.明主不人古义:通“餍”满足,今义:讨厌。
12.何于水也古义:得到,今义:录取。
13.盈而后进古义:坎、再往前流,今义:科学、后来进步。
14.乎四海古义:到达,今义:开放。
15.为无本古义:假如,今义:苟且。
16.故闻过情古义:名声;今义:声音。
17.故声闻过古义:实际;今义:感情。
18.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古义:游学,今义:游玩。
19.容光必照焉古义:小缝隙,今义:容纳、光明。
20.不盈科不行古义:不向前流,今义:没有能力。
21.不成章不达古义:达到阶段,今义:写成文章。
22.水善万物而不争古义:帮助,今义:锋利。
23.故于道古义:接近,今义:几乎。
24.善仁古义:交友,今义:和。
25.夫不争古义:正,今义:唯独。
26.故无古义:过失,今义:尤其。
27.以其无以之古义:代替、替换,今义:容易。
28.水地而制流古义:根据,今义:因为。
29.故兵无势古义:固定的,今义:经常。

一词多义
1.于
仲尼亟称于水(对)
何取于水也(从)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在)
故几于道(与)
天下莫柔弱于水(比)
2.而
盈科而后进(表承接,就)
可立而待也(表修饰,着)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表转折,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表转折,然而)
3.之
君子耻之(指代“名不副实的情况”)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的)
流水之为物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是之取尔(宾语前置的标志)
4.为
苟为无本(是)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圣人之门难为言(被)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成为)
譬如为山(堆积)
5.善
上善若水(好的行为典范)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
6.动
知者动(活泼)
动善时(行动)
7.下
以其善下之(处……下游)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低处)
8.厌
明主不厌人(同“餍”满足)
士不厌学(厌倦)
9.乐
知者乐水(爱好)读“yào”
知者乐(快乐)读“lè”
10.舍
以道为舍(归宿)
不舍昼夜(停留,止息)

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知者(感到快乐)
2.仁者寿(长寿)
3.动善(把握时机)
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者(成王)
5.以其善之(处……下游)
6.君子之于道也(有志)
7.居善(安于卑下)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
1.不舍昼夜(从早到晚)
2.七、八月之间雨集(在七八月)
(三)意动用法:
1.君子之(以……为耻)
2.孔子登东山而鲁(以……变小)
(四)动词活用作名词:
1.故声过情(wèn名声)
2.善时(行动)
(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科而后进(注满)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帮助)
(六)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日月有(光辉)
3.上若水(好的行为典范)
4.水之形避而趋下(高处)
5.兵之形避实而击(弱点)
6.故能成其(圣人的境界)
7.太山不立好(好恶之心)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名望树立在生前,恩德流传在后世,(这)是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
2.苟为无本。
假如是(在)没有源头(的情况下)。
(二)被动句:
1.沟浍皆盈。
大大小小的沟都被注满。
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圣人的门下(学习)就难以被(其他)的议论所(吸引)
3.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太阳月亮有光辉的形象,(就连)小缝隙(也)一定被它们照射到。
(三)省略句:
1.不舍昼夜。(省略主语)
(它)从早到晚(永)不停留止息。
2.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省略介宾)
水根据地形(的高低)制约(其)流向,打仗根据敌人(变化)取得胜利
3.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省略定语)
所以(人的)名声超出了(它的)实际,君子(必会)以此为耻。
4.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省略状语)
水,善于利导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夺。
5.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省略介词)
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就)与道义(更)接近。
(四)状语后置:
1.仲尼亟称于水。(于水称)
孔子屡次对水(加以)称赞。
2.何取于水也?(于水取)
(那么我们到底)从水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3.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于圣人之门游)
在圣人的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
4.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于道几)
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就)与道义(更)
接近。
5.天下莫柔弱于水。(于水柔弱)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
6.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7.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五)宾语前置:
1.上不天则下不遍覆。(不遍覆下)
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那么就不能覆盖整个大地。
2.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取是尔,“之”作标志)
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取这一点罢了。
3.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莫能胜之)
然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的。
4.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宾语前置)
它们的干涸,可以站着等待。
5.何取于水也?
从水中得到什么呢?
(六)定语后置:
源泉混混。(混混源泉)
滚滚的源头活水。
(七)固定句式:
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江海能成为百川(所汇注的地方且)成王的原因。
2.以其无以易之。
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负载万物。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都能包容),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浩瀚。所以君主的气魄要像天地那样宏大使万物齐备,心胸要像山海那样宽广使国家富强。君主没有因忿怒而对臣民的残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对君主的祸患,君主和臣下都返璞归真,以道为归宿。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

  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耸;开明的君主不满足于手下的人才,所以能成就他手下众多人才;学者不满足于学习,所以他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孔子说:“聪明的人爱好水,有仁心的人爱好山;聪明的人好动,有仁心的人喜静;聪明的人快乐,有仁心的人长寿。”

  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从早到晚不停止 。”

  徐子问:“孔子屡次称赞水,说‘水啊!水啊!’,从水中得到什么呢?”

  孟子说:“有本源的水滚滚而来,从早到晚不停止,注满洼地再往前流,到达了大海。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取这一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就像五六月时的雨水,一时也能注满沟渠;但是它干涸的时间很短暂。所以做学问若是名过其实,真正的君子都认为是可耻的事。”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

  最高的善像水。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水性接近于道理。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善于保持沉静,存心要像水一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善于讲究仁义,说话要像水一样,善于遵守信用,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

  江海能够成河流汇聚的地方的原因,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川汇集的地方。

  全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这是因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全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作战的方式有点像水,水运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向下奔流,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因地形而制约它奔流的方向,作战则根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针。所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注释
1.为山:用土堆山。
2.未成一篑(kuì):只差一筐土便能堆成。篑,装土用的竹筐。
3.吾止也:我自己停止的。
4.平地:用土填平洼地。
5.覆一篑:(才)倒下一筐土。
6.进:前进。指继续堆土。
7.往:前进。
8.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包容万物。遍覆,全部覆盖。必,通“毕”,尽,完全。
9.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都能容纳),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浩瀚。太山,即泰山。
10.大人:指君主。
11.寄形于天地:指气魄像天地那样宏大。形,形体。
12.历心于山海:指心胸像山海那样宽广。历心,尽心。
13.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君主没有因忿怒而对臣民的残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对君主的祸患。毒,残害。伏,潜伏。
14.上下交朴,以道为舍:君主和臣下都返璞归真,以道为归宿。交,同。朴,纯朴。舍,房舍,引申为归宿。
15.长利积:长远的利益积累了。
16.名成于前,德垂于后: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
17.治之至: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
18.辞:推辞,拒绝。
19.厌:满足。
20.成其圣:达到圣人的境界。
21.知:通“智”。
22.乐(yào):爱好。
23.乐:快乐。
24.寿:长寿。
25.川上:河边。
26.逝者:指流逝的时光。
27.斯:这,指河水。
28.舍:停留,止息。
29.徐子:名辟,孟子弟子。
30.亟(qì):屡次,一再。
31.混混:同“滚滚”。
32.盈科而后进:注满洼地再往前流。盈,满(使动,使......满)。科,坎,坑。
33.放:到达。
34.有本者如是:有本源的便像这样。
35.是之取尔:“取是尔”的倒装句,取这一点罢了。尔,用同“耳”。
36.七、八月: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五、六月,正是多雨季节。
37.浍(huì):大沟。
38.涸(hé):干涸。
39.立而待:形容时间很短。
40.声闻(wèn):名声。
41.情:实际。
42.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
43.小:以……为小。
44.难为水:(别的)水难以吸引他了。
45.难为言:(别的)议论难以吸引他了。
46.术:方法。
47.明:光辉。
48.容光:小缝隙。
49.成章:事物达到一定阶段。章的本义是乐曲奏完一遍。
50.利:帮助。
51.处众人之所恶(wù):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
52.几:接近。
53.居善地: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
54.心善渊: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
55.与善仁: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
56.言善信:言语要(像水那样)诚信。
57.正善治: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正,通“政”。
58.事善能: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
59.动善时:行动要(像水那样)把握时机。
60.尤:过失。
61.百谷王:百川所汇集的地方。
62.下之:处在它们的下游。
63.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的。
64.兵形:即作战方式。
65.制流:控制流向。
66.制胜:取得胜利。
67.常:固定的。
68.因:根据。
69.上善若水:最善良的人像水。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启示

  第一则(譬如为山) 事情成败关键不在力量大小而在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喻立志

  第二则(上不天则下不遍覆) 君主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大的胸襟,才能治理好国家 ,喻治世

  第三则(海不辞水) 治国治学要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势,喻为学治世

  第四则 (子曰)仁者稳重宽容,智者善动敏锐

  第五则(子在川上曰) 时光易逝,一去不返,要不断进取 ,喻惜时

  第六则(徐子曰) 要务实求学,循序渐进,名副其实

  第七则(孟子曰) 为人立志高远,治学讲求方法,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第八则(上善若水)由水德引申出上善之人的七种美德。

  第九则(江海所以能……)海纳百川,为人谦逊,处下不争。

  第十则 (天下莫柔弱于水) 以水为喻,阐明为政"贵柔"的思想,柔能胜强、克刚。

  第十一则 夫兵形象水) 要实行灵动的战略战术 ,喻用兵方法。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课文理解

  论语·子罕

  以“为山”为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将获得成功。关键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韩非子·大体

  以“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为喻,揭示道理;君王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心胸,才能使民富国强,才能建立功业且德泽后世,才能达到国家大治。

  管子·形势解

  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为喻,说明治国治学上也应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这样,明主才能聚集更多的百姓,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论语·雍也

  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思维活跃,性格活泼好玩如流水,用水来喻智者,认为智者天性容易亲近水并以水为乐。

  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厚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像山般沉稳,用山来喻仁者,认为仁者天性自然亲近山,并因恬静自安而得以长寿。

  论语·子罕

  以河水为喻,发出对时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难再的慨叹;同时勉励人们珍惜时间,效法流水不舍昼夜,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进取修业。

  孟子·离娄下

  用水喻人品学识,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实际不符,要求人们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不断进取,循序渐进,自强不息。

  孟子·尽心上

  以“登山”“观海”喻“游于圣人之门”,表达为人,治学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然后以“观水有术”推进一层,说明治学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老子(共三则)

  1.把水视为“道”之化身,歌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默默奉献的精神。

  2.从江海善于处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成为百川之王的角度,申述“谦下不争”的主张。

  3.从水性“柔弱”与“威猛”并存的角度,揭示水性的两重性,并从“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角度,表达老聃为政“贵柔”的主张。

  孙子·虚实篇

  从水形喻兵形,强调用兵“变”的原则,顺应敌人的变化而变化,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无梦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老眼花前闇,春衣雨后寒。旧诗多忘却,新酒且尝看。

拙定于身稳,慵应趁伴难。渐销名利想,无梦到长安。

赏析

【越调】寨儿令 戒嫖荡

刘庭信刘庭信 〔元代〕

  撅丁威凛凛,鸨儿恶哏哏,摇撼的个寨儿吸淋淋。着你遍体参参,冷汗浸浸,
手儿脚儿立钦钦。怕不出落着凤枕鸳衾,包藏着摘胆剜心。学调雏黄口岑,初
出帐小哥婪。怎当地,风月担儿沉。
  没算当,不斟量,舒着乐心钻套项。今日东墙,明日西厢,着你当不过连珠
箭急三枪。鼻凹里抹上些砂糖,舌尖上送与些丁香。假若你便铜脊梁,者莫你是
铁肩膀。也擦磨成,风月担儿疮。
  双寻蝎,两头蛇,比虔婆狠毒犹较些。若论蛇蝎,尚有潜蛰,不似你娘风
火性不曾绝。一觅的乱棒胡茄,只办的架扌鬲拦截。着你打罗的脚趔趄,推磨的
不宁贴,生压的风月担儿折。
  沉点点,冷丁丁,铁套杆磨儿不甚轻。意里曾评,端的实曾,钱买不的半分
儿情。丽春园惯战的苏卿,识破了豫章城豹子双生。有新油来的红闷棍,恰撅下
的陷人坑,怎敢将风月担儿争?
  搭扶定推磨杆,寻思了两三番,把郎君几曾是人也似看。只争不背上驮鞍,
口内衔环,脖项上把套头栓。咫尺的月缺花残,滴溜着枕剩衾寒。早回头寻个破
绽,没忽的得些空闲,荒撇下风月担儿走。
  身子纤,话儿甜,曲躬躬半弯罗袜尖。统镘忄来タ,爱钱娘严,着你便积里
渐里病恹恹。肉鳔胶把虫只难粘,镩钩子将野味难ㄎ。火烧残桑木剑,水淹湿纸
糊锨,砍的这风月担儿两头尖。
  初见咱。话儿搀,怎当他蜜钵也似口儿甜甘甘。短命那堪,妆点得缄,岩眉
淡扫月初三。乌云斜坠金簪,露栈胸半袒春衫。咱心中犹未敢,他赤紧的眼先
馋,不由人将风月担儿担。
  拖汉精,陷人坑,纸汤瓶撞破个空藏瓶。可怜苏卿,不识双生,将一座太行
山错认做豫章城。柳隆卿引着火穷兵,俊撅丁劫着座空营,达达搜没半星,罟罟
翅赤零丁,舍性命把风月担儿争。
  呆小姐,悔难迭,正撞着有钱的壁虱亻来。屎虼螂推车,饿老鸱拿蛇,甚的
是羊背皮马腰截?屁则声乐器刁决,颓厮财礼全别。精屁眼打响铁,披芦藤把
狗儿牵者,大拜门将风月担儿赊。
  情意牵,使嫌钱,论风流几曾识窑变。一缕顽涎,几句狂言,又无三四只贩
茶船。俏冤家暗约虚传,狠虔婆实插昏拳。羊尾子相古弄,假意儿厮缠绵,急切
里到不的风月担儿边。
  掂折了玉簪,摔碎了瑶琴,若提着娶呵我的碜。一去无音,那里荒淫,抛闪
我到如今。他咱行无意留心,咱他行白甚情深。则不如把花笺糊了线贴,裁罗帕
补了鸳衾,剪下的青丝发换了钢针。
  知你下手迟,显的我负心痴,警巡院倒了墙贼见贼。各办心机,各使虚脾,
一个胜一个亏。爱钱娘不问高低,有情人岂辨虚实。将棠梨作醋梨,认王魁作冯
魁,得便宜翻做落便宜。
  闷懊恼,自量度,千不合万不合我做的错。百媚千娆,末尾三稍,眼挫里吃
单交。羊触藩如漆如胶,鸡肋情难舍难抛。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砖儿何厚?瓦
儿何薄?怎下的寻酸枣了甜桃?
  夜未央,步回廊,春宵画堂更漏长。花压东墙,灯晃纱窗,和月下西厢。在
碧桃花下成双。胜芙蓉帐底乘凉。裙拖环佩响,风送麝兰香,荒拿住玉玎档。良
夜深,漏初沉,可人憎把咱别样禁。揉损衣襟,不藉寒衾,鸳枕上凤鸾吟。钏玲
珑摇响黄金,髻松斜坠琼簪。喘吁吁娇滴滴,香馥馥汗浸浸,参露滴牡丹心。

赏析 注释 译文

哨遍·高祖还乡

睢景臣睢景臣 〔元代〕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也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又是言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胡芦。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么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妇,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颩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些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
  [四煞]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二煞]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赏析 注释 译文

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金门·留不得

孙光宪孙光宪 〔五代〕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
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歌子·柳垂丝

李珣李珣 〔五代〕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岳飞 〔宋代〕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赏析

鹧鸪天·上元启醮

张孝祥张孝祥 〔宋代〕

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光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
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
赏析

蝶恋花

李夫人李夫人 〔五代〕

急鼓疏钟声报晓。楼上今朝,卷起重帘早。环佩珊珊香袅袅。尘埃不到如蓬岛。
何用珠玑相映照。韵胜形清,自有天然好。莫向尊前辞醉倒。松枝鹤骨偏宜老。
赏析

念奴娇(九日作)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云绕禾场,烽沈戎马,田野欢声凑。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
况有庭下黄花,遍河阳、尽把金钱铺就。一坐簪缨谭笑里,尘脱风生清昼。饮罢龙山,诗成彭泽,灏气森星斗。醉归凝伫,美人时炷金兽。老杜九日诗:“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作者的其它诗文
© 2023 古诗词百科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