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扬帆渡彭蠡,云树晓冥冥。潮到浔阳白,山连建业青。
乾坤随去鸟,江海任流萍。回首乡林远,归鸿不可听。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山坡羊·大江东去
薛昂夫 〔元代〕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宋代〕
相见欢·深林几处啼鹃
庄棫 〔清代〕
清平乐·夜发香港
朱孝臧 〔清代〕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李煜 〔五代〕
渔父词(其五)
王谌 〔南北朝〕
鹧鸪天(任静江经略安抚日元夕奉亲出郊)
邹应龙 〔宋代〕
塞翁吟
陈允平 〔宋代〕
摊声浣溪沙
毛滂 〔宋代〕
最高楼(春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