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唐代〕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中吕】朝天子_山中杂书三
张可久 〔元代〕
【双调】落梅引
张养浩 〔元代〕
南乡子·岸远沙平
欧阳炯 〔五代〕
临江仙·海棠香老春江晚
和凝 〔五代〕
虞美人·彩云易向秋空散
纳兰性德 〔清代〕
琐窗寒·寒食
周邦彦 〔宋代〕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辛弃疾 〔宋代〕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