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宋代〕
东土高僧大梦还,讲经犹刺雨花台。天龙去尽香云散,满地松阴长石苔。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续古诗十首 其四
白居易 〔唐代〕
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
谒金门·留不得
孙光宪 〔五代〕
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
魏承班 〔五代〕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
刘基 〔明代〕
望海潮·自题小影
谭嗣同 〔近现代〕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陈亮 〔宋代〕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宇
纳兰性德 〔清代〕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宋代〕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和金焦)
李好古 〔宋代〕
摸鱼儿(寿叶制相)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