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去病〔清代〕
五人已矣何消说。有碣谁能没。凄清如我五人存。只是年年上冢渍啼痕。
温馨别有真娘墓。艳迹传千古。可堪名士诩风流。对著名山名妓总含羞。
陈去病
陈去病(1874—1933),中国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江苏吴江同里人。因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诗多抒发爱国激情 ,风格苍健悲壮。1923年担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28年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1933年,病逝于故乡同里镇。
沉醉东风·挂绝壁松枯倒倚
卢挚 〔元代〕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王雱 〔宋代〕
西江月·井冈山
毛泽东 〔近现代〕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韦庄 〔唐代〕
转应曲
杨慎 〔明代〕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纳兰性德 〔清代〕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
点绛唇(咏春十首)
张抡 〔宋代〕
蝶恋花(欹枕)
毛滂 〔宋代〕
减字木兰花(留贾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