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日暮徙倚渭桥西,正见凉月与云齐。若使月光无近远,应昭离人今夜啼。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三人成虎
刘向 〔两汉〕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卢挚 〔元代〕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近现代〕
喜迁莺·晓行
刘一止 〔宋代〕
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邓廷桢 〔清代〕
水调歌头(九日)
王质 〔唐代〕
朝中措(渔父十首)
张抡 〔宋代〕
踏莎行(正月五日定空寺观梅)
毛滂 〔宋代〕
朝中措(茶词)
程垓 〔宋代〕
好事近(秋晚)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