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怨

刘方平 刘方平〔唐代〕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纱窗外太阳慢慢落下,黄昏渐渐降临;宫门幽闭,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寂寞幽寂的庭院内春天已临近尽头,梨花落满地面而院门紧掩。

注释
纱窗:蒙纱的窗户。
金屋:汉武帝幼时,曾对长公主(武帝姑母)说:“若得阿娇(长公主的女儿)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空庭:幽寂的庭院。欲:一作“又”。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点破主题的是诗的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句中的“金屋”,用汉武帝幼小时愿以金屋藏阿娇(陈皇后小名)的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人世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这里,总共只用了七个字,就把诗中人的身份、处境和怨情都写出了。这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他三句则都是环绕这一句、烘托这一句的。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从时间布局看,诗的第一句是写时间之晚,第三句是写季节之晚。从第一句纱窗日暮,引出第二句窗内独处之人;从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第四句庭中飘落之花。再从空间布局看,前两句是写屋内,后两句是写院中。写法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屋内的黄昏渐临写屋外的春晚花落,从近处的杳无一人写到远处的庭空门掩。一位少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当然注定要以泪洗面了。更从色彩的点染看,这首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梨花,从而烘托出了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主人公的伤春情绪,诗篇的色调与情调是一致的。

  为了增强画面效果,深化诗篇意境,诗人还采取了重叠渲染、反复勾勒的手法。诗中,写了日落,又写黄昏,使暮色加倍昏暗;写了春晚,又写落花满地,使春色扫地无余;写了金屋无人,又写庭院空寂,更写重门深掩,把诗中人无依无伴、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写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都是加重分量的写法,使为托出宫人的怨情而着意刻画的那样一个凄凉寂寞的境界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此外,这首诗在层层烘托诗中人怨情的同时,还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从而进一步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曰“日落”,曰“黄昏”,曰“春欲晚”,曰“梨花满地”,都是象征诗中人的命运,作为诗中人的影子来写的。这使诗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简析

  《春怨》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抒发宫嫔失宠的幽怨。其一二句道出宫人的寂寞和内心的愁怨,住着金屋,可见曾被宠幸,如今君王不再眷顾,因此终日以泪洗面;三四句中的暮春破败之景和环境的寂寥,渲染出宫人凄楚的心境。诗人采取重叠渲染、反复勾勒的手法,增强了画面效果,深化了诗篇意境,使得全篇极富艺术表现力。

刘方平

刘方平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猜您喜欢
赏析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王景】

李白李白 〔唐代〕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歧。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
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
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随。
惭君湍波苦,千里远从之。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
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
赏析 注释 译文

晏子使楚

刘向刘向 〔两汉〕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赏析

【黄钟】醉花阴 离思

汤舜民汤舜民 〔元代〕

银甲挑灯玉荷小,黄篆冷香沉绣阁。清耿耿夜迢迢,寒透朱箔,倚枕和衣倒。
纱窗外雨潇潇,我则见叶落闲庭风自扫。
  【喜迁莺】
  听风声雨哨,小帘栊分外寂寥,难熬。更深夜迢,则听的檐马玎不住敲。
几般儿厮斗炒,一会家肠荒腹热,一会家心痒难揉。
  【出队子】想才郎容貌,另一样丰韵标。他生的恬恬净净不轻乔,更那堪老
老成成不做作,洒洒潇潇,比别人不溷浊。
  【幺篇】论聪明俊俏,作诗赋用尽巧。编捏成裁冰剪雪字低高,言谈处巽
玉喷珠舌上挑,咽作处换气偷声礻肯巧。
  【刮地风犯】则为你骨净容恬,引的人魂离壳。两情浓似漆如胶,行坐处似
美玉连环套,几时曾离了分毫。每日家梦断魂劳,他与我绿窗欢笑,他与我镜台
同照。我惊鬓,他画眉,并肩紧靠。似青筠间碧桃,一对儿凤友鸾交。
  【西门子】步花阴几度临池招,他和俺似鸳鸯比并娇。撒地百般人行要,
半撒嗔半撒嚣。他生的动静儿别,才貌儿标,论宫商井井皆有条。他生的动静儿
别,才貌儿标,善将那琵琶按六幺。
  【古水仙子】我、我、我,自忖度,是、是、是,曾记得欢娱那一宵。俺娘
铁石心肠,更狠如虎豹,将、将、将,好姻缘成架阁。他、他、他,一密里铲快
钢锹,焰腾腾烈火烧袄庙,翻滚滚水淹桃源道,呀、呀、呀!生拆散凤鸾交。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江南·昏鸦尽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代〕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赏析

绛都春(清明)

刘镇刘镇 〔宋代〕

和风乍扇,又还是去年,清明重到。喜见燕子,巧说千般如人道。墙头陌上青梅小。是处有、闲花芳草。偶然思想,前欢醉赏,牡丹时候。
当此三春媚景,好连宵恣乐,情怀歌酒。纵有珠珍,难买红颜长年少。从他乌兔茫茫走。更莫待、花残莺老。恁时欢笑,休把万金换了。
赏析

西江月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嫩绿烟笼碎玉,繁红日护香绡。故人去后恨迢迢。独倚危楼情悄。
脉脉望穷云杪,看看月上花梢。嫩添金鸭任烟消。杜宇一声春晓。
赏析

导引(孝宗皇帝虞主自浙江还重华宫鼓吹导引曲)

楼钥楼钥 〔宋代〕

孝宗纯孝,前圣更何加。高蹈处重华。丹成仙去龙輴远,越岸暮山遐。
波臣先为卷寒沙。来往护灵槎。九虞礼举神祇乐,万世佑皇家。
© 2023 古诗词百科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