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先秦〕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朝中措 其二 崇福寺道中归寄祐之弟
辛弃疾 〔宋代〕
篮舆袅袅破重冈。玉笛两红妆。这里都愁酒尽,那边正和诗忙。
为谁醉倒,为谁归去,都莫思量。白水东边篱落,斜阳欲下牛羊。
【双调】沉醉东风 息斋画竹
徐再思 〔元代〕
南柯子·春景
田为 〔宋代〕
蝶恋花 寿山人湛然李生
段克己 〔金朝〕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宫中调笑·团扇
王建 〔唐代〕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邓剡 〔宋代〕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
纳兰性德 〔清代〕
过秦楼·大石
周邦彦 〔宋代〕
华胥引·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