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别

骆宾王 骆宾王〔唐代〕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寒夜的敲更声接续着这漫漫长夜,清凉的夜晚像秋天那般澄澈。
离别时难以割舍,拿什么赠送给你呢?我这自有如装在玉壶冰一样真心。

注释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约二小时。夜永:长夜。
秋澄:澄净的秋色。
离心:离别之心。
玉壶冰:比喻清白和高洁。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比喻人品质的高洁。

参考资料:

1、范凤驰.新选唐诗精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53
2、骆祥发.骆宾王诗评注:北京出版社,1989:139-140

赏析

  这首诗把离情表现得高洁纯真,不似前人作品般悲切哀伤,此种手法少见于初唐诗歌。前两句是写长长的秋夜寒冷,渲染离别时难舍的气氛。后两句用“玉壶冰”表明心情,体现了两位朋友之间坦诚相见的真正友谊。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并不是说君子把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看得比水还要淡,而是说:君子之间的友谊应该像清澈见底的水一样纯洁。这首诗正体现了这种纯洁的友谊。

  诗的前二句运用了倒装句法,先说“夜永"、“更寒”,然后再倒转回去说:在秋高气爽的秋日黄昏,他和一位朋友已经促膝话别。这种章法的运用,改变了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方式,强调了“更寒”、“夜永”,突出了两位挚友之间依依惜别的心情。收到了化平铺直叙为起伏跌宕的艺术效果。“秋澄”、“夜永”巾的“澄”、“永”,不只是点明节序的特征与时间,而且也映带出朋友之间的真诚相见与友谊长存;“凉夕”,“寒更”中的“凉”、“寒”也同样是不只说明环境的“凉”、“寒”,而且显示出一对朋友在临别之际心绪不佳。倒装、侧重、心与境谐等艺术手法被诗人揉合在两句诗中,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既然两人的友谊是那样的深长,在离别之际用什么赠给对方就值得思考了。“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这出人意表的两句诗体现了两位朋友之间坦诚相见的真正友谊。诗人赠给对方的,不是客套式的祝愿,而是一颗冰清玉洁的心。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的“离心”比作“玉壶冰”。其命意同于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参考资料:

1、霍松林.古代言情赠友诗词鉴赏大观: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798

创作背景

  公元669年(总章二年)冬,诗人因事遭谴,罢东台详正学士职。公元670年(咸亨元年)四月,吐蕃寇边,朝廷发兵讨伐。诗人因上诗吏部侍郎裴行俭,要求从军出塞,不久即获准入伍。当时李峤曾赋诗为其壮行。秋初,诗人随军出发,李峤再次为其饯行,诗人因赋《别李峤得胜字》以赠别。《唐音》《唐诗品汇》截后四句另为一首,题作《送别》。

参考资料:

1、骆祥发.骆宾王诗评注:北京出版社,1989:139-140
2、周勋初.全唐五代诗:陕西人民出版,2014:707
骆宾王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召公谏厉王止谤

佚名佚名 〔先秦〕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赏析

【中吕】迎仙客

曾瑞曾瑞 〔元代〕

风情

施计策,硬栽排,把明皇没扌刷地揣过来。假承塌,休□□坐,借债我做着傍牌。可敢别烧上风流怪。成密宠,正情浓,休听外人冷句儿哝。劣冤家,小业种,情我做着屏风。可休别凿透桃源洞。我共你,莫相离,肉铁索更粘如胶共漆。系着眉毛,结着鬀髻,硬顶着头皮,熬一个心选退。
赏析

【正宫】醉太平_伤春烟消宝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伤春

烟消宝鸭,字篆银蜗,伤春心事付琵琶,误平康过马。玉容泪湿鸳鸯帕,红绒再冷秋千架,金壶水换牡丹花,等他来看咱。

金华山中

金华洞冷,铁笛风生。寻真何处寄闲情?小桃源暮景。数枝黄菊勾诗兴,一川红叶迷仙径,四山白月共秋声,诗翁醉醒。

登卧龙山

黄庭小楷,白苎新栽,一篇闲赋写秋怀,上越王古台。半天虹雨残云载,几家渔网斜阳晒,孤村酒市野花开,长吟去来。

山中小隐

裹白云纸袄,挂翠竹麻条,一壶村酒话渔樵,望蓬莱缥缈。涨葡萄青溪春水流仙棹,靠团标空岩夜雪迷丹灶,碎芭蕉小庭秋树响风涛,先生醉了。

赏析

【双调】殿前欢_次韵桂婆婆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次韵

桂婆婆,云娘行酒雪儿歌。倚南楼唤起东山卧,同入无何。停杯问素娥,芳年大,不嫁空担阁。朱颜去了,还再来么?

春情

话相思,晓鸟啼在绿杨枝。起来搔首人独自,谩写乌丝。和梨园乐府诗,代锦帕回文字,诉玉女伤心事。刘郎去后,燕子来时。

秋思

写新愁,一声羌管满天秋。骨崖崖人比山容瘦,孤倚南楼。珠帘上玉钩,宝篆销金兽,画鼓催银漏。关心渭水,回首并州。

归山

伯人嫌,休官归去效陶潜。山房幸有猿鹤占,试卷疏帘。池边翠藓,屋角垂杨苫,山色揉蓝染。闲花点点,凉月纤纤。

夜宴

锦排场,云鬓扶醉肉屏香。芙蓉被暖销金帐,酒尽更长。新声改乐章,莲儿唱,花落秋江上。银蟾耿耿,玉马当当。

苕溪遇雪

水晶宫,四围添上玉屏风。姮娥碎翦银河冻,搀尽春红。梅花纸帐中,香浮动,一片梨云梦。晓来诗句,画出渔翁。

归兴

暮云遮,故山千里路途赊。飘零湖海得还舍,整顿些些。苔荒竹径斜,树老茅亭趄,柳减荷花谢。双飞翡翠。一梦胡蝶。

西溪道中

笑掀髯,西溪风景近新添。出门便是三家店,绿柳青帘。旋挑来野菜甜,杜酝浊醪酽,整扮村姑斩女。谁将草书,题向茅檐。

爱山亭上

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手版颐看,容我偷闲。松风古砚寒,藓上白石烂,蕉雨疏花绽。青山爱我,我爱青山。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张元干张元干 〔宋代〕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冯延巳 〔五代〕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赏析 注释 译文

好事近·咏梅

陈亮陈亮 〔宋代〕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赏析

贺新郎(童养合卺)

彭子翔彭子翔 〔宋代〕

一点阳春小。傍妆台、梅梢粉嫩,桃花红透。合卺尊前人笑语,银烛两行红补。云正暖、流苏香兽。金屋阿娇元共贮,待玄霜、杵就方成偶。□□□,□□□。
西园扑蝶春风早。看浮花、浪蕊飞尽,娟娟闺秀。柳带草蒲堪绾结,只绾同心未就。算今夜、心都同了。待阙鸳鸯情似海,锦衾温、说到鸡声晓。头白也,镇相守。
赏析

临江仙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代,过乐清,置酒为别,席间作
一去吴山三改火,我来两见寒梅。君今先向斗城回。尊前方重别,征骑莫相催。
堪笑人生如逆旅,明年我亦言归。羡君平步到天涯。吴侬如有问,为我说归期。
赏析

菩萨蛮(咏酒十首)

张抡张抡 〔宋代〕

人间何处难忘酒。迟迟暖日群花秀。红紫斗芳菲。满园张锦机。
春光能几许。多少闲风雨。一盏此时疏。非痴即是愚。
© 2023 古诗词百科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