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昚虚〔唐代〕
刘昚虚
刘昚虚(约714年—约767年),亦作慎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开元二年(约714年),约卒于大历二年(约767年)。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旋转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均为从九品的小吏。殷璠《河岳英灵集》录其诗十一首。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 其三
白居易 〔唐代〕
业大承宗祖,功成付子孙。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
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
三奠子离南阳後作
元好问 〔金朝〕
浣溪沙·掩卷平生有百端
王国维 〔近现代〕
鱼游春水·芳洲生苹芷
张元干 〔宋代〕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
温庭筠 〔唐代〕
贺新郎(题江心)
曹稆孙 〔宋代〕
清平乐(赵围避暑)
刘镇 〔宋代〕
临江仙(寿千八兄)
陈允平 〔宋代〕
踏莎行(中秋玩月)
毛滂 〔宋代〕
楼上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