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代论儒术,当湖孰并衡。庙庭崇秩祀,峰泖蔚精英。
大道闻原早,斯文任独宏。薪传寻孔孟,统系绍周程。
素志惟希圣,中年获代耕。循良敷海表,抚导遍疁城。
未竟鸣弦化,偏教补被行。归装书数卷,讲舍屋三楹。
再迫牵丝起,多应荐牍呈。旁咨廉惠爱,破格擢贤明。
自拜言官责,频闻抗疏争。臣心孚帝简,朝议顺舆评。
考绩时终忤,归田愿竟成。从违皆澹虑,义利最研精。
督学虚明诏,遗编迪后生。千秋承述作,百氏辟从横。
讵见门墙峻,居然俎豆荣。赠阶追向德,赐谥特尊名。
世共高山仰,人推止水清。丛祠犹故里,茂典协群情。
绝业真能荷,先型莫与京。谈经谁继起,瞻像独摅诚。
砌草蜗交篆,庭柯鸟和鸣。然藜光近照,景慕倍心倾。
阁于山与湖之间,山围如屏,湖绕如带,山与湖交相袭也。虞山,嶞山也。蜿蜒西属,至是则如密如防,环拱而不忍去。西湖连延数里,缭如周墙。湖之为陂为寖 者,弥望如江流。山与湖之形,经斯地也,若胥变焉。阁屹起平田之中,无垣屋之蔽,无藩离之限,背负云气,胸荡烟水,阴阳晦明,开敛变怪,皆不得遁去豪末。
阁既成,主人与客,登而乐之,谋所以名其阁者。
主人复于客曰:“客亦知河伯之自多于水乎?今吾与子亦犹是也。尝试与子直前楹而望,阳山箭缺,累如重甗。吴王拜郊之 台,已为黍离荆棘矣。逦迤而西,江上诸山,参错如眉黛,吴海国、康蕲国之壁垒,亦已荡为江流矣。下上千百年,英雄战争割据,杳然不可以复迹,而况于斯阁 欤?又况于吾与子以眇然之躯,寄于斯阁者欤?吾与子登斯阁也,欣然骋望,举酒相属,已不免哑然自笑,而何怪于人世之还而相笑与?”
客曰:“不然。于天地之间有山与湖,于山与湖之间有斯阁,于斯阁之中有吾与子。吾与子相与晞朝阳而浴夕月,钓清流而弋高风,其视人世之区区以井蛙相跨峙而以腐鼠相吓也为何如哉?吾闻之,万物莫不然,莫不非。因其所非而非之,是以小河伯而大海若,少仲尼而轻伯夷,因其所然而然之,则夫夔蚿之相怜,鯈鱼之出游,皆动乎天机而无所待也。吾与子之相乐也,人世之相笑也,皆彼是之两行也,而又何间焉?”
主人曰:“善哉!吾不能辩也。”姑以秋水名阁,而书之以为记。崇祯四年三月初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