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宿紫阁山北村
白居易 〔唐代〕
晨游柴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柴衣挟刀斧,草草十馀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
王寂 〔金朝〕
【双调】水仙子
张养浩 〔元代〕
【南吕】阅金经 春
徐再思 〔元代〕
谒金门·留不得
孙光宪 〔五代〕
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
李珣 〔五代〕
醉花间·休相问
毛文锡 〔五代〕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徐昌图 〔五代〕
醉公子·漠漠秋云澹
顾夐 〔五代〕
杨柳枝·桃源仙子不须夸
司空图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