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水龙吟·补陀大士虚空
辛弃疾 〔宋代〕
陈遗至孝
刘义庆 〔南北朝〕
陈遗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商调】知秋令 秋夜
汤舜民 〔元代〕
【双调】殿前欢 钓台
徐再思 〔元代〕
浣溪沙·马上凝情忆旧游
张泌 〔唐代〕
更漏子·春夜阑
牛峤 〔唐代〕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王夫之 〔明代〕
于中好·独背残阳上小楼
纳兰性德 〔清代〕
调笑令·胡马
韦应物 〔唐代〕
西江月·渔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