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 李白〔唐代〕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楚水清澈见底似若空无,直与远处的大海相连。
你我将远别于千里之外,兴致却同在眼前的杯酒之中。
天晴时山间的鸟不停地鸣叫,两岸林中的猿猴却在晚风中哀号。
我的一生从未流过泪,现在却在这里泣涕不止。

注释
江夏:唐县名,治所在今湖北武汉武昌。宋之悌:为初唐时著名诗人宋之问之弟,李白友人。
楚水:指汉水汇入之后的一段长江水。
将:与。碧海:指朱鸢(今属越南),宋之悌贬所。朱鸢在唐代属安南都护府交趾郡,当时有朱鸢江经此入海。
千里:据《旧唐书·地理志四》:交趾“至京师七千二百五十三里”,则朱鸢至江夏亦相距数千里。
兴:兴会,兴致。
谷鸟:山间或或水间的鸟。
泣:眼泪。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62
2、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91-93

赏析

  这首诗首联点明地点,说眼前江水与碧海相通,暗示宋之悌的贬所;颔联点题,写人在千里之外,而情义却在眼前杯酒之中;颈联上句点出了送别时晴朗的天气,下句写晚风中的猿啸声;尾联表现对友人的深挚感情。前三联写得豪逸洒脱,最后却已悲怆沉郁作结。全诗大开大合,跳跃跌宕,情调悲切,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是说,眼前清澄的江水,遥遥地与碧海相通。若空,极言楚水之澄澈。李白另有“江月照还空”(《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玉壶美酒清若空”(《前有一樽酒行》),亦是此意。宋之悌的贬所靠近海域,故下句暗示其将往之处。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此点题,又由对方将往之处回到眼前分别之处。千里之别原是悲哀的,此处不言“悲”而言“兴”,并用“一杯”与“千里”相对,既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派,又含有无可奈何的情绪。这两句与初唐庾抱“悲生万里外,恨起一杯中”(《别蔡参军》)、盛唐高适“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送李侍御赴安西》),语略同而味各异,庾抱句沉,高适句厚,而李白句逸,即所谓貌似而神异也。不可以蹈袭论,亦不可以优劣评,盖诗人运思或偶然相似而终不能不乖异也。人在千里之外,而情义却在这浅浅的一杯酒中,酒少,但情义丝毫不轻,下肚的不仅是酒,还有对有人浓浓的友情。李白的诗句将这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堪称味外有味,颇耐咀嚼。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上句点出了送别时的天气。天气晴朗,但是作者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美景却衬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这样更能感动读者。下句写江猿的啸声。江猿的啼声本来就是很悲凉的,在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时刻,听见这声音,更是断人肠。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完美地表达出自己内心对友人的不舍。首、颔两联,先由近及远,复由远及近,均大开大阖。颈联则写眼前景,由“晴日”到“晚风”,用景象变换暗示时间推移,也是大开大阖。依依惜别之情不言而喻。此即所谓言在意外。上句写乐景,与颔联“兴”字相呼应。下句写哀景,以引发尾联的抒情。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真情爆发,陡起陡落,给读者留下极大的遐想余地。诗人如此动情,可能是出于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颈联中“鸟吟”与“猿啸”,似已含有宋氏仕途显达而老境悲凉的隐喻。诗人虽然年纪尚轻,毕竟也经历了一些人生坎坷,宋氏的遭遇或许引起他自己的壮志难酬之感慨。

  此诗艺术构思上有个重要特点就是跳跃性很大,从前三联的上下句之间的转折都能明显看出。而从诗歌的感情色调上看,前三联飘洒有势,基调豪迈;尾联顿折,其情悲怆,其调沉结。正是这种跳跃式的跌宕,使此诗具有测之无端、玩之无尽之妙。

参考资料:

1、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3-24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年)。郁贤皓曾撰此诗《系年辨疑》,考证出宋之悌乃宋之问之弟、宋若思之父,并根据宋之悌生平事迹,认定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年左右。这首诗,可能就是宋之悌赴交趾贬所前,李白在江夏(即今武汉市武昌)与他分别而作。

参考资料:

1、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91-93
2、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3-24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花溪记

钟惺钟惺 〔明代〕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蒋捷 〔宋代〕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姜夔 〔宋代〕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传·柳拖金缕

孙光宪孙光宪 〔五代〕

柳拖金缕,着烟浓雾,濛濛落絮。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
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宫娥相与传。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

佚名佚名 〔五代〕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赏析 注释 译文

荷叶杯·弱柳好花尽拆

顾敻顾敻 〔五代〕

弱柳好花尽拆,晴陌。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狂么狂,狂么狂?
赏析 注释 译文

解语花·梅花

吴文英吴文英 〔宋代〕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赏析

少年游·红稠绿暗遍

杨慎杨慎 〔明代〕

红稠绿暗遍天涯,春色在谁家?
花谢人稀,柳浓莺懒,烟景属蜂衙。
日长睡起无情思,帘外夕阳斜。
带眼频移,琴心慵理,多病负年华。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楼春·东山探梅

刘镇刘镇 〔宋代〕

泠泠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
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脩竹暮。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
赏析

青玉案·吊古

徐灿徐灿 〔清代〕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
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
© 2023 古诗词百科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